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代前期,中国的城市商业比较发达,政府的消费支撑着城市的繁荣。当时1400个小城...

清代前期,中国的城市商业比较发达,政府的消费支撑着城市的繁荣。当时1400个小城镇,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有一半是府或者省治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由此可见

A. 城市发展受社会体例的节制    B. 政府对城市经济生活管控严密

C. 商品经济发展催生近代城市    D. 繁荣的工商业市镇己开始出现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城市尽管商业发达,但都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内发展。支撑都市繁荣的消费主要是国家的开支消费,非生产性人口的消费,这是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下出现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状况,没有反映出城市经济生活和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故B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这主要是

A. 中国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 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

C. 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 中国新经济因素的资本原始积累

 

查看答案

下列市舶司设置表,反映出

设置市舶司

广州

杭州

宁波

泉州

胶州

松江

温州

江阴

海盐

今属省份

广东

浙江

浙江

福建

山东

上海

浙江

江苏

浙江

设置时间

971年

989年

999年

1087年

1088年

1113年

1132年

1146年

1246年

 

 

A. 唐宋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    B. 重农抑商政策退出历史舞台

C. 宋代对外贸易日益开放    D. 南宋偏安于江南地区

 

查看答案

从周代开始一直存在宵禁制度(禁止夜间活动)早晨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打开,日暮鼓声城、坊、市三门一齐关闭。唐大和五年(831年)京城坊门“或鼓未动即先开,或夜已深犹未闭”。唐诗人王建(768—835)“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开成五年(840年)十二月敕“京夜市宜令禁断”。由此可见唐晚期

①抑商政策开始改变

②商业发展促使政策的调整

③夜市已经比较繁荣

④政府依然禁绝夜市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读下表,据此可知

下表西汉农民家庭平均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

项目

数量(钱)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的大致数值

支出

田租(上交实物)

283

折算为货币的大致数值

人头税(上交货币)

406

 

徭役与兵役

2200

部分兵役,农民亲身应役,

其他以货币代役

开支

4918

以战国时期的数据为参考

2732

祭祀等

300

 

 

A. 西汉农民的收入主要供给官府    B. 西汉农民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

C. 西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较高    D. 西汉农业生产力普遍得到提高

 

查看答案

下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站着的老妇双手忙着引线团,疲惫而沧桑的脸上体现出体谅和爱抚,身上穿着补丁累累的破烂衣服,坐着的村妇一边怀抱婴儿哺乳一边摇轮。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民众生活安宁富足    B. 作者富有现实主义的精神

C. 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D. 手工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