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迥异于传统”、“向工业文明演进”可以判断出是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而出现的标志是产生了雇佣关系,故C项正确;ABD项是中国传统经济模式的表现,排除。所以答案选C。 点睛:从材料中的关键系信息“迥异于传统”、“向工业文明演进”“明清时期”“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的发展趋向,即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在中国出现;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就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政府“饬令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发生在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 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查看答案

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查看答案

近代民族企业家张謇在谈到办厂经历时感慨地说:“千磨百折,忍侮蒙讥,伍平生不伍之人,道平生不道之事。”其主要原因是

A. 难以招募到合适的技术人员和买到所需的机器设备

B. 工人不断要求增加薪酬、缩矩工时

C. 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D. 与外国资本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且受官府束缚、压制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

A.洋纱和洋布                B.咖啡和可可

C.产于印度的茶叶             D.产于泰国的香米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