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 平津战役    B. 淞沪会战    C. 渡江战役    D. 百团大战

 

D 【解析】从材料描绘地点:“晋西、东海海岸、黄河畔、长城边”可以判断是在华北地带,百团大战发生地点是在华北,D项正确;AB是正面战场战役,分别是在平津、上海地区,与题意不符,而C项是解放战争时期,ABC项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提取空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晋西、黄河河畔等作战的地点来看应该属于百团大战,从作战的内容、目标(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来看也是属于百团大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建立在集中农民武装,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以与工人斗争汇合之整个基础上”;同时,又提出“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本通告提出的总策略

A. 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反映    B. 客观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C. 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D. 带有“左”倾冒险主义的倾向

 

查看答案

“华盛顿会议给中国造成一种新局面,就是历来各帝国主义者的互竞侵略,变成协同的侵略,这种协同的侵略,将要完全剥夺中国人民的经济独立,使四万万被压迫的中国人都变成新式主人国际托拉斯的奴隶。”上述材料出自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纲领》

B.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C. 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

D.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查看答案

《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           ;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          。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

A. 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民国与清朝

B. 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

C. 民国取代清朝;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D. 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查看答案

“长江深入中国内地……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观察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B. 革命党人在③处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C. 中国共产党②处召开了中共一大

D. 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④迁到②

 

查看答案

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A. 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 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 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