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据此判断该条约
A. 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 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
C. 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 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A. 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 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据此可知
A. 这一现象出现在十九世纪中期 B. 如果外国人寻畔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
C. 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面开放 D. 清地方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905年,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危机,清政府首次派出以王公大臣为首的考察团去欧、美、日等国考察政治,此次考察团出洋,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仔细,收获颇多。对德国宪政最感兴趣之处在于
A. 实行议会制度,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B. 宪政之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
C. 宰相由议会选举产生,不能世袭 D. 德国宪政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一个立宪君主的意见如遭作为立法机构的两院的反对,他就不能进行统治,这在欧洲已成定论。但是大家知道,美国有好几位总统曾在立法机构失去多数,但并未被迫放弃权力,也未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灾难。”由此可以判断
A. 美国的民主制度优于欧洲的立宪君主制
B. 立宪君主制度只能给社会带来灾难
C. 美国总统的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是独立的
D. 只有总统制才能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 交给最高法院裁决 B. 提交国王作出决策
C. 悍然出兵驱散议会 D.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