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川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借故敕惩治他,祎之见敕...

据《川唐书•刘祎之传》记载: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借故敕惩治他,祎之见敕文未经中书门下附署,遂说:“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对这一故事的阐释,正确的是

A. 武则天时期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中处于上风

B. 唐代三省六部制有效限制、约束了皇权

C. 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权力中枢的运行程序

D. 唐代皇帝的诏令、制敕需经中书门下批准

 

C 【解析】材料中体现宰相刘伟之对武则天下敕惩治他的的驳斥,并未体现相权高于皇权,所以A项错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本质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B项说法错误。唐代敕文的发布需要中书省的起草诏令与门下省的封驳审议,而武则天直接发布诏令是违制的,故C项正确。唐代皇帝的诏令,制敕须经中书门下批准是不对的,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代三省六部的运行体制是先由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令,其次门下省负责审议,审议通过的诏令交由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再安排由具体负责各种政务的六部直接执行。材料从学生对三省六部职责内容的了解角度进行考查,不仅能起到强化对三省六部体制的理解,明确权力的运行,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智慧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理解。与此相关的内容还有科举制的具体信息也应该被学生所关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A. 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B. 人才选拔权由谁掌握

C. 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 宰相权力的大小

 

查看答案

据史书记载,秦朝皇帝玉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这本质上反映了

A. 上供玉玺,臣子谄媚    B. 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 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 皇权至上,丞相左右

 

查看答案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丁日昌(1823.7.7~l882.2.27),字持静,号禹生(作雨生),广东丰顺人。

1862年积极参加洋务运动,被李鸿章视为左右手。1863年2月,丁日昌改任直隶知州,推举唐廷枢等创办开平煤矿,开发矿藏,兴办开平矿务局,后扩展为开滦煤厂。1864年,任苏松太道,苦心筹划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新式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次年,成立上海机器制造厂总局,推荐容闺赴美购机器、聘技师,制造厂逐步扩大为江南造船厂。同时还在上海浦东设立炮兵学校,培荞炮兵人才,加强防务。

1870年,丁日昌上《条议海防》奏折,提出《海洋水师章程》,建议设立北洋、东洋、南洋三支海军和把台湾建制为行省。他还提出一系列富国强兵主张,诸如整饬吏治、简兵厚饷、屯军要镇、设立舶司、举办报馆等,多被清廷采纳。

丁日昌从政不忘育才。在潮州先后募款扩建金山书院、韩山书院和榕江书院;在丰顺倡办蓝田书院、鹏湖书院,促成同治九年第一批学生留美和光绪三年第一批学生留欧,造就詹天佑、严复等一批人才。

——《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丁日昌》

材料二1875年,丁日昌继沈葆祯任福建船政大臣。次年兼署福建巡抚,并赴台巡视,主持建造新式炮台,训练洋枪队和洋炮队,架设海底电缆以密切海峡两岸联系。

1879年后在籍养病欺间,继续关心海防建设,指出日本将南侵台湾,北图朝鲜,以欺引起朝野重视。

——据《近代军事人物:丁日昌》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日昌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日昌在台湾建设上的贡献,并分析其多种活动的出发点。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1月,罗斯福接受了丘吉尔竭力兜售的计划:进攻“欧洲柔软的下腹部”,即攻占西西里岛,确保地中海航行安全;决定成立联合计划参谋部,拟制在法国北部登陆计划。5月,美英首脑华盛顿会议达成妥协,同意1944年5月l日开始实施法国北部登陆战役,代号“霸王”;同时扩大在西西里岛登陆作战规模,以尽快迫使意大利投降。

1943年底的德黑兰会议,罗斯福同意按时实施“霸王”战役,这既是战时迅速打败德国的需要,也是战后控制西欧的需要。在罗斯福调解下,丘吉尔最后同意按时开辟第二战场。会议确定:“‘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苏联军队将在差不多同一时间发动攻势,以便阻止德国军队从东战场调到西战场。”

1944年6月6日凌晨,盟军开始在诺曼底登法,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军队已登陆l00万人。8月15日,美、英、法军在法国南部夏纳至土伦一带顺利登陆。经过3年酝酿和努力,开辟第二战场终于成为现实。

第二战场的开辟,不仅形成了从东、西、南三面围歼纳粹德国的有利战略态势,对加快纳粹德国的灭亡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对苏军在欧洲战争结束后移师远东参加对日作战、加快日本法西斯的灭亡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以上材料均据周小宁《化解大国分歧,西线合作推动转折》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盟国联合对德作战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英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原因并做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