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飞跃是从铲除君主专制政治到奠定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飞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君主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

A.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54年宪法十一届三中全会

B. 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C.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D. 辛亥革命1954年宪法“依法治国”被载人宪法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铲除专制政治”是指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建立”是指1954年宪法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入社会主义法制政治的基本轨道”是指“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故本题答案选D项。新民主主义革命前的辛亥革命铲除君主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没有提出“依法治国”,故A.排除。《共同纲领》只是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故B.排除。新中国的成立只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C.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9年8月董必武在政协筹备会议上说:“‘新政协’这一名称已决定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意思就是说它代表中国人民作政治协商的工作,实际是一个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同时也是一个全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由此推断,改名是为了有利于

①体现更广泛的代表性②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③筹建新中国④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签名发命令说:“我军应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的计划,创立显著的战绩。……为打破敌之囚笼政策,决定乘目前青纱帐和雨季时节,利于隐蔽及不利日军机械化作战,争取晋察冀、晋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路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袭正太路。”按照上述命令要求发动的战役应是

A. 太原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淮海战役

 

查看答案

1925年初到1925年底,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1927年初毛泽东则大声疾呼:“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是反革命。”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 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C. “八七”会议的召开

D.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

 

查看答案

晚清人士恽毓鼎的日记写道:“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从众矣。”由此看见他剪辫是出于

A. 被迫顺应时局

B. 反清革命的需要

C. 彻底与旧风俗决裂

D. 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查看答案

(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此段材料不能说明

A. 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外商干预中国茶叶的价格

C. 民族资产阶级向外商妥协

D. 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