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我国的诗歌创作来说,1958年乃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诗歌界“出现了普遍繁...

“对我国的诗歌创作来说,1958年乃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诗歌界“出现了普遍繁荣的、盛况空前的图景”,各地出版的油印和铅印的诗集、诗选和诗歌刊物,不可计数。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高炉上。诗传单在全国飞舞…….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高    B.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 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 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8年是诗歌界普遍繁荣的、盛况空前的图景,1958年我国经济领域出现大跃进运动,“浮夸风”现象普遍,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1958年文学领域也开始出现“跃进”的现象,C正确。受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文学领域也开始出现“跃进”的现象,这种跃进无法体现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高 和文化的进步,排除AB;由于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实际上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因而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D项错误。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 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 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 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查看答案

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 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 深化了体制改革

C. 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 冲破了思想樊篱

 

查看答案

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

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C. 新民主主义理论    D. 社会主义理论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十年对峙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A. 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 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 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 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 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 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 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