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不再听命于周天子。对...

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不再听命于周天子。对此,孔子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对于孔子发出如此呼声的原因,以下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孔子主张“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C.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反对“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C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信息,“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不再听命于周天子”,而孔子指出“是可忍,孰不可忍”,显然体现了“礼”的思想,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故选C。ABD都是孔子的主张,但是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名师点睛】孔子的政治思想:①主张以德治民,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强调“礼”,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平等享有主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雅典法律规定,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国家最主要的民主机构,它们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虽然其权力还有部分交叉,但“三权分立”的轮廓是明确的。这三个机构的设立反映了雅典人所具有的分权制约的思想。只要将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作一比较,不难发现雅典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在各国出现的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胚芽,众议院和参议院是西方民主国家在分权制约思想下设立的国家组织,从其源流上考察,与雅典民主政治一脉相承。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

防止滥用权力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炎的权力。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

——摘编自钱满素《美国宪法: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美国宪法的核心问题是要在限制政府权力和利用政府的权能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宪法不仅要完成对民族国家横向权力的划分,而且要完成对民族国家纵向权力的划分。中央与地方同时分权与制衡,防止国家权力集中到任何一个群体,有利于防止专断独裁。通过……授权有限政府之职能,宪法起草者们确信减少了政府脱离人民控制的机会。

——摘编自《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則之浅析》

材料三

中国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另外一种选择,这就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坚定地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并争取在越来越多的方面超越西方,越越西方模式。最终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会认识到跟着西方模式走,路只会越走越窄,而大胆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才可能真正成功。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是如何实践材料二中宪法理念的?

3材料三中中国“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坚定地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政治制度”,请结合建国初的史实简要说明。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这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就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缺少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1根据材料一、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所指。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辛亥革命

孙中山

B

C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3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的?

 

查看答案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查看答案

图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军费开支曲线图。致使图中两次最大增幅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局部战争

B.军备竞赛

C.经济发展

D.反恐战争

 

查看答案

图是某学生对某时期国际状况的直观展示,其反映的主题可能是

A世界多极化局面己经形成

B.美苏“冷战”完全抑制了多极化的发展

C.不结盟运动支持欧共体、日本堀起

D.“冷战”时期己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