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琅琊台刻石》(下图)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维二十八年(公元...

《琅琊台刻石》(下图)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碑刻铭文有:“维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关于碑刻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反映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

铭文反映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信息

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该铭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变。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题干中“端平法度,万物之纪”的信息可知①正确;从“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的信息可知②正确;从“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的信息可知④正确;铭文是小篆,其特点是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故③错误,排除;因此答案为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汉字的起源演变 【名师点睛】这类试题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为干扰题肢,这类题目不难,不过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历史学“宽”,对重要的事实、重要的史实,一定要尽可能的弄懂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而遗憾丢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有一段具有代表意义的画论:“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这表明倪瓒的绘画追求

A.平实浓郁的生活情趣

B.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

C.注重写实的工笔风格

D.注重意境的文人画风格

 

查看答案

下表摘编自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农作物

相关记述

“稗多收,能水旱,可救俭岁。”

大豆

“保岁易为,宜古之所以备凶年也。”

“可以救饥馑,度凶年。”

材料表明在农学研究中,徐光启

A注重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重视农作物的备荒价值研究

C认为水稻供应不足以度荒

D认识到发展水利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这种差异根源于当时中国

A.读书入仕的观念根深蒂固

B.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

C.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欧洲

D.文化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

 

查看答案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受到了尖锐的挑战,“工商皆本”的学说被广泛地提出。出现思想转变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严重

B对外贸易发达

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