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异业而同道”,所谓“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

王阳明认为士农工商异业而同道”,所谓“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其业者无不尽其心以“有益于生人之道”。这一看法

A.试图重塑社会治理秩序

B.阐发了“存理去欲”的重要性

C.旨在维护传统生产模式

D.论证了个体“良知”的相对性

 

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的关键在材料的最后一句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才是王阳明要表达的主题,即理学家们讨论的心、性、道等哲学问题,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正心诚意就是得道,就是明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B选项是理学家的思想;C选项与此无关;D选项没有涉及。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唐在长安、洛阳城设市长”、“市令”负责市场管理,代不再设此官职,代之以名为“税务”的各级征税机构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B.商业与城市的繁荣

C.宋代财政开支浩大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查看答案

北朝碑刻风气始于北魏孝文帝。魏碑书体,承汉碑法度、隶书遗意,多用方笔,笔画沉毅雄拔,其流风所及,直导隋唐。这说明魏碑

A.在当时盛行于南北

B.开启了刻石纪功的传统

C.创立了楷书书体形式

D.承隶启楷,书体别具一格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全国分设有13“州”监察区。《汉书》在分叙西汉疆域时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亦不载州之治所;记述东汉历史的《续汉书》则将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并将各州治所一一注出。这表明两汉时期

A.监察制度日益完善

B.郡国并行从未改变

C.地方制度发生更易

D.史书记事有失严谨

 

查看答案

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是为了

A.调解诸侯纷争

B.构建平等社会

C.规范社会秩序

D.恢复西周礼制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段祺瑞后半生的主要经历:

1912年初,领衔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时,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

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辞职赴西山养病。袁世凯洪宪帝制时,表示反对。袁世凯死后,继续任总理。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

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祺瑞誓师镇压。

1918年徐世昌当选为大总统,段祺瑞宣布下野,在幕后操纵政权。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锟,请段祺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

1926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9日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往来。

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

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段临终遗言有“八勿”,即:“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摘编自好搜百科

(1)段祺瑞与许许多多历史人物一样具有复杂的多面性,请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2)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段祺瑞的临终遗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