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中晚期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表明,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也没有惊慌,中国文明只是...

明代中晚期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表明,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也没有惊慌,中国文明只是在已有农业文明基础上做加法——增加一个工业的或商业的文明而已。中国人不会走向另外一种例外,一定会面对西方慢慢改造自己,就像过去几百年面对印度佛教改变自己一样。然而,中西之间的这种文明交流并没有持续下去……相对于中原文明,满洲人的文明形态自然落后。材料意在强调

A.落后的游牧文明影响中西文明的正常交流

B.中西文明各有所长、相互对立

C.中国以农业文明为主,西方以商业文明为主

D.满洲文明远远落后于中原文明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古代中西方交流的认识。据材料信息“明代中晚期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表明,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等可知,在清朝以前,中西文明的交流是正常的。“中西之间的这种文明交流并没有持续下去”是因为“相对于中原文明,满洲人的文明形态自然落后”。故正确选项是A。B项材料没有体现;C、D项不是材料表达的意图。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农耕文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市镇经济的发展

D.坊市制度被打破

 

查看答案

程朱理学认为,“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对立;并进而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如此看来,“存天理,灭人欲”

A.特别注意提升人的个人修养

B.完全否定了人类的自然欲求

C.以道德的名义维护专制统治

D.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查看答案

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是分封制的表现,形成西周

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D.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查看答案

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这一趋势表明了

A.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B.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

C.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

D.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义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情况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

——摘编自李科玲《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