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东晋南朝时期,与北方都市发展经历的起起落落相比,江南三吴地区的宣城、吴郡、东阳以...

东晋南朝时期,与北方都市发展经历的起起落落相比,江南三吴地区的宣城、吴郡、东阳以及长江中游的襄阳、江陵、长沙等日益繁华,尤其是南海今广州周边“人竞商贩、不为田业”。这表明当时江南

A经济地位逐渐上升

B.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兴起

C.政府商业政策松弛

D.弃农经商现象逐渐增多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魏晋时期的江南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魏晋时期江南三吴地区日益繁华,商业发展,可知其经济地位逐渐上升,故A项正确;工商业市镇没有体现,故B错误;C中松弛错误:D中材料中没有该信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农业发展•经济重心南移 【名师点睛】 从远古到西晋期间,中国经济重心之所以在北方,主要是与北方的黄河流域自然条件较好,中华先民最早开发这一地区和主要王朝的都城都在北方等原因密切相关;三国时期,南方的吴国和西南的蜀国地区虽然开始开发,然其经济基础薄弱,这种开发仅属局部开发成功,曹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这正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

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

B.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

C.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

D.原料匮乏,市场供应不足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

C.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为民主政治奠基

 

查看答案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王守仁,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曹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材料二: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南昌藩镇宁王朱宸濠杀江西巡抚孙燧巡视赣南的王阳明此时在丰城得到了消息,连忙沿江而上,来到了临江府,顿时稳定了军心。由于他足智多谋,指挥果断,宁王的叛乱被迅速平定了!

材料三:明代儒家代表人物王阳明对广西大藤峡、八寨瑶、壮各族人民起义的血腥镇压,彻底暴露了儒家的反动面目。揭露和批判王阳明的丑恶本质,对于我们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深入批林批孔,有着重要的意义。王阳明对明中叶大藤峡、八寨地区瑶、壮各族人民起义的镇压,把儒家那副刽子手的面目暴露无遗。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王阳明一生的主要活动作简要评价。

2如何看待材料三对王阳明的评价?由此简要说明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至8月4日,欧洲主要强国纷纷参战。欧洲大陆一夜之间陷入战争,英国外交部长爱德华格雷爵士叹息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我们在有生之年将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人的幻灭》

材料二

小说《火线》亦名《一个班的日志》,叙述一个法国步兵班的“蓬头兵”在欧洲战壕里受难的历程。作者揭露交战双方的主宰者们对本国庶民采取“填脑术”,反驳赞美参战官兵为“爱国英雄”,坦言:“我们不过是一帮兢兢业业的屠夫!”小说结尾,作者大声疾呼:“不!成为战胜者,这不是应取的结果。要战胜的并不是德国人,而是战争的本身!”

——摘编自沈大力《一战的回响:晴天霹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外交部长爱德华•格雷爵士发出如此叹息的依据。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英雄”、“战胜者”的定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