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的思想。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典型的社会责任感,即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的思想影响力有限,并不能起到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的作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思想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的产物,而不是该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和材料中的思想并无直接的关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的思想 【名师点睛】“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广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是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大之、唐甄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

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

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

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

D.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反躬践实”

 

查看答案

“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

 

查看答案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作“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古代中国商业产生并不断发展。回答关于古代中国商业的相关问题:

(1)中国历代封建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

(2)历代封建王朝执行这一经济政策的目的有哪些?

(3)简要叙述这一经济政策在明清时期产生的消极的经济后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