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皇权时刻受到各种威胁和挑战,因此历朝均重视选官用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代皇权时刻受到各种威胁和挑战,因此历朝均重视选官用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材料二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哪两种政治权力?比较两则材料指出两种权力的变化,并指出它暴露出什么实质性问题?

材料三

唐玄宗时的礼部尚书沈既济如此评价科举制度:“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2)从上述材料看,隋朝确立科举制度有哪些重大的进步意义?

(2)

改变了九品中正制由世家大族控制人才选拔的局面,将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官体现出社会的公平性;也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有利于选拔高文化素质的官员。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可知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以法。后群臣皆畏高。”的信息归纳回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君权和相权统治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问题,据材料一“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结合所学知识从“改变了九品中正制由世家大族控制人才选拔的局面,将选拔人才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官体现出社会的公平性;也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有利于选拔高文化素质的官员”角度回答。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选官制度;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君权和相权矛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的民族,在早期政治制度中就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独特结构,并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家国情怀”的民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时刻更是得到鲜明的展现。

材料一周人不仅以礼敬拜上天、祖先,而且在社会人际关系各方面也是用“礼”的形式来表现的,从周王分封礼到庶民婚丧嫁娶,无处不在。礼的仪节格式的基本特征是恭、敬、庄、亲、顺、从。“君令而不违,臣恭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摘编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材料一中“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礼的基础是什么?周人讲求礼仪形式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宗法观念对当今社会发展所留存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1942年5月22日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

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想来太北(女儿名)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摘编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编《抗战家书》

(3)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如何?

 

查看答案

著名作家魏巍写过一部名为《地球的红飘带》的小说,描写了中国近代一支军队由南往北战略转移的英雄事迹,今年也是该转移胜利80周年。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里的“红飘带”应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

B.红军长征

C.八路军敌后抗战

D.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

 

查看答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五四精神②延安精神③井冈山精神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

“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查看答案

历史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相关材料---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召开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的城市

③1937年国民党军队进行凇沪抗战的战场

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广州

D.厦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