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

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竞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市镇经济的发展

D.坊市制度被打破

 

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竞只有6.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市镇经济的发展,导致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下降,故C正确。市镇经济的发展说明清朝经济的继续发展,故A排除。小农经济的影响,在农村地区,不是市镇,故B排除。坊市制度被打破,在宋代,不是清朝,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是1801年和1841年英国的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占其国民总收入比例的变化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了

A.工业革命激化了工农矛盾

B.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

C.英国正向工业社会过渡

D.英国已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

 

查看答案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查看答案

1900年《东南商报》记载,汉口“乡间老成妇女子,特购入棉纱,以自织成其所好土布,余剩则卖却”。汉口乡间的现象反映出

A.耕织结合更加紧密

B.自然经济趋向瓦解

C.西方经济掠夺加剧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宋代手工业制作和商业流通脱离了“用物”的初级阶段,分别向“竞作机巧”“竞通珍异”的方向发展。此变化

A.深受官营手工业产品影响

B.说明民营作坊追求品牌效应

C.阻碍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手工业者的技术创新

 

查看答案

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