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土耀东认为:“战后欧洲的分裂不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亦不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

学者土耀东认为:“战后欧洲的分裂不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亦不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开始,而应从马歇尔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开始。”其依据是,马歇尔计划

A旨在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B.导致欧洲出现两个经济集团的对立

C最早公开发出对苏联“冷战”信号

D.造成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对峙局面

 

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不仅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也是杜鲁门主义的目的,排除;C项指的是杜鲁门主义,排除;D项出现于1955年,排除。马歇尔计划实施后,作为反击,苏联成立了以其为核心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欧洲出现了两个经济集团(两个市场)的对立,故选B项。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 【易错警示】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并非指现实,表明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或叫转换期)。多极化是一个渐进的、曲折的过程,多极世界的最终建立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已解密的档案判断,赫鲁晓夫是反对中国“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些苏联学者认为,“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异想天开。这可以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微妙

B.苏联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心存不屑

C西方“和平演变战略”奏效

D.苏联已经清醒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查看答案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蹉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为改变这种局面苏联采取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查看答案

美国人卡尔·德格勒曾指出,胡佛与罗斯福“都认为大企业需要控制,他们有个时候曾经都相信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是实现这种控制的最佳途径”,“他们认为做某些事情来对付经济危机是政府的责任”……胡佛“是打破政府对经济漠不关心和软弱无力的习俗的第1人”。据此可知,卡尔·德格勒认为胡佛改革

A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B.以有限干预经济应对危机

C坚持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D.无法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

 

查看答案

18世纪早期英国作家笛福在《不列颠岛旅游记》中写道,有一个小城市诺福克为许多小城镇与乡村包围,这些乡村“是如此之大和住满了人,使它们足以与其他地方的镇相比”,这样的中心小城市布满了英国各地。这主要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国内工商业发展,推动了地区间的分工

B.国内市场发展,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C圈地运动大规模开展,加速城市化进程

D.工业革命深入到农村,缩小城乡间差距

 

查看答案

英国东印度公司曾获得皇家给予的贸易特权。但到19世纪初,英国却逐渐取消了其贸易垄断权并于1858年解散了该公司。这一变化表明

A. 资本主义国家商业竞争日益加剧

B. 东印度公司完成了独占印度的使命

C.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经济政策转变

D. 英国的代议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