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

A.否认“天理”的存在

B.认为“理”“欲”相统一

C.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信息“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的大意是天理只是节制了人民的欲望,并非穷尽人民的欲求,可知戴震并没有否定“天理”的存在,排除A;依据材料信息“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可知理在欲中,欲望得到满足,才能实现天下大治,B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理与欲的关系,并未涉及朴素唯物主义,排除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是指对封建的政治制度、正统思想等方面进行的激烈批判,D与题干不符,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戴震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76年清政府把投降清朝的原明朝官员编入《贰臣传》其中投降后忠清到底的编入甲编在清代为官后又心怀怨恨的编入乙编降清后又反叛的收入《逆臣传》。这说明

A.君主专制强化提高了从政要求

B.对清朝效忠是褒贬的唯一依据

C.明清易代造成思想领域的混乱

D.政府试图构建明确的道德标准

 

查看答案

“抑末、困辱商人严禁奢侈品生产和流通反对进口‘奇巧淫技’……是因为担心破坏纯朴、敦厚的社会风气防止消费标准上的僭越、财富分配上的凌夺以及商品交换上的欺诈。”该分析表明中国古代经济思想

A.是社会经济演进的合理结果

B.一贯坚持了重农抑商

C.具有浓厚的道德伦理色彩

D.具有封闭性和独立性

 

查看答案

社会经济困境特别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管子认为人君应“视国美剩余、丰富不足而御其财物。谷贱则以币予食布帛贱则以币予衣。”唐朝宰相刘晏也认为“灾之乡所乏粮耳……政府多出菽粟恣之粜运散入村闾”。他们共同强调

A.政府提供补贴以减少农业震荡

B.国家干预经济以消灭经济危机

C.调整市场供给以稳定经济

D.增加粮食生产以弱化市场矛盾

 

查看答案

《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

A.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B.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

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查看答案

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

A.儒学低下的社会地位

B.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C.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