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现代英语在我国教育地位的变迁 1862年,作为近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现代英语在我国教育地位的变迁

1862年,作为近代中国的第一所外语专门学校——京师同文馆宣告成立。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外语课以英语为主,开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

1933年,教育部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堂外语课仍以英语为主。

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

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

1999年,英语水平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开始挂钩,“英语热”向社会蔓延。

分析近代以来英语在我国教育地位的变迁,提取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你提取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观点:英语在我国的教育地位,受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证明:(可以建国初为例) 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政策;经济上,为了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苏联经济援助和培养大量人才,亟需大量俄语人才;国际上,建国初,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实行敌视政策,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华实行友好政策。 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英语丧失了我国教育第一外语的地位。 (也可以60年代以来为例) 国际关系方面,20世界60年代以来,中苏关系恶化,特别是70年代中美关系逐渐得到缓和,中国的国际环境逐渐改善;政治上,文革以后,我国实行了拨乱反正,并践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济上,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一切友好国家开展交流,8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英语的地位日益提高。 所以,到20世纪60年代,又重新成为我国教育第一外语;再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英语热”现象。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比较思维能力。依据材料中信息县归纳概括观点,依据材料中“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规定全国的中小学外语课以英语为主,开我国全国规模的外语课以英语为主的先河”的信息从“英语在我国的教育地位,受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影响”的角度归纳观点;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等角度思考回答。 考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教育制度变化·近代教育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代有“禹刑”。周穆王命吕侯制作《吕刑》。春秋时期出现了《刑鼎》、《刑书》、《竹刑》。战国时魏文侯命李悝制定《法经》,秦朝时被发展为《秦律》。汉高祖命萧何参照秦律制作了《九章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新律》和《北魏律》为代表。唐代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

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深刻影响着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材料二

现在保留下来的早期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法律碎片本质上都是习俗,尤其是百户法庭和郡法庭,都宣称习惯法的裁决是从习俗中产生的。

大部分的法律与商业财产的变动有关。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被他的邻居认定有罪时,他将通常受到若干经济惩罚,同时还需上缴给政府一定的罚款。如被他人杀死,则罪犯必须按照法律赔偿被杀者人身估计价值。百户法庭每月至少开庭一次,判决应该通过百户区所有自由民的同意。法庭可以根据他人保证宣告被告无罪,条件是必须找12个亲戚或关系密切的邻居来为他的誓言作证。10世纪阿尔弗雷德统一英国,发布三个法令,但能否得到执行,还是有赖于地方社会共同体的同意。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和英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国法制建设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下列表格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态度的变化情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朝鲜战争1950—1953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

伊拉克战争2003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A.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强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大的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最终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开始坚持正义,反对美国打过强权政策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大国关系图,其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读图,可知甲乙丙分别指

 

A.中、美苏联                  

B.、美苏联 

C.苏联、美国                   

D.、中国、苏联

 

查看答案

1908年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要求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规定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议案没有获得通过,但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这表明当时帝国议会

A.无法挑战皇帝的权威                 

B.政治作用得到增强

C.最终获了立法大权                 

D.决定宰相政治命运

 

查看答案

1867年,英国保守党领袖推动议会改革,主张扩大选举权。他被指责为“自己阶级利益的叛徒”“在激烈斗争中丧失原则的机会主义者”。由此可知,在当时的英国

A.旧贵族等封建保守势力力量强大      

B.资产阶级日益走向保守

C.自下而上才是民主化的主要形式      

D.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艰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