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古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四: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非尝有是非耳。……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儒、法政治主张各是什么?两种主张在目的上有何相似?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以上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演变、沉浮。北洋军阀时期,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其真实用意何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有何积极意义?

 

(1)材料一主张以德治民。 材料二主张以法治民。相同点:维护统治者统治。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说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 (3)真实用意图:为复辟帝制服务。意义: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提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据材料二提到,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指出儒、法政治主张各是什么:材料一主张以德治民。 材料二主张以法治民。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相同点是维护统治者统治。 (2)依据材料三提到,古今,不可移意,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据材料四提到,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非尝有是非耳。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朱熹和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和动摇。 (3)本题设问北洋军阀时期,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其真实用意何在。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为复辟帝制服务。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有何积极意义: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人们的思想空前解放。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儒家 法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李贽思想;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孝悌者也, 其为人之本也。

——《论语》

材料二:

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材料三:下图分别是“仁”字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

请回答:

(1) 孔子“仁”的思想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仁”与“孝”在中国古代社会道德体系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3)你是怎样理解孟子“仁者无敌”思想的?

(4)从材料3中可以看出,“仁”还寄寓着现代国人怎样的期盼?  

 

查看答案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查看答案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查看答案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据此理解,“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口号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