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一谚语反映了当时的西班牙

A.世界航运中心地位确立

B.出现了“商业革命”

C.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D.出现了“价格革命”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价格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由于大量的白银流入西班牙从而造成了白银泛滥、白银贬值,而其他的物价的上升,这就是“价格革命”,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价格革命”而非航运中心地位确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价格革命”而非“商业革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价格革命”而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价格革命” 【名师点睛】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其表现是: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必然发生下述现象: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在一个世纪里,西班牙的物价上升了大约四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A.中国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B.日本近代天皇体制的确立

C.中国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D.日本工业化整体水平较低

 

查看答案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欧美社会国家的文化制度,连影儿也没有,所以口一张,手一伸,不知不觉都带有君主专制臭味。”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发动旨在

A.批判封建帝制思想

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启发民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查看答案

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段机器设备口年平均值的变化情况。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因是

 

A.洋务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C.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

 

查看答案

苏联史学家科瓦略夫在《古代罗马史》中指出,希腊人是伟大的理论家,崇高的思想方式创造者。罗和希腊人不同,他们是生活的伟大建设者。他们建成了在民族国家之前的—切形式中最完善的强大的国家,他们创造了法律,用来表现发达的国家生活,同时又把它当作国家生活的工具。材料反映出

A.希腊人崇尚民主政治

B.希腊人偏重理论创新

C.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D.罗马人具有务实的精神

 

查看答案

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溯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踌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的这一做法

A. 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B. 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张对地方的控制

C. 肥瘠搭配,便于农也生产的管理和发展    D. 充分体砚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