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问:读材料,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主要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一《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可以看出,1952年,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仅达到20%;到1956年,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超过90%,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联系1952—1956的史实,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考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50——70年代的探索·三大改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经济(或土地制度)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请指出这些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换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苏州风俗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二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2002年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

(2)依据材料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

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概述有关措施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已经正式步入世界大家庭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做出改革开放的决定

B1984年国务院决定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2001年海尔集团在国外投产成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