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对中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清末民初,宗族组织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1905年,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从事家族立宪”。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并经会员大会讨论通过。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此外,浙江绍兴阮氏宗族在1923年之前设立该族议事、执行二部,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

——摘编自常建华撰《中国文化通志·宗祖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代宗法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宗法制的发展变化,并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宗法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末民初宗族管理和周代相比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应如何认识宗法制的这种演变?

 

(1)特点: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嫡长子继承制。 (2)变化:东汉以后,门阀士族及宗法性豪强同时崛起;宋朝,获得纵深发展,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成为政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背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土地买卖频繁,贫富转化迅速宗族间相互救助;士族没落、庶族崛起;科举制进一步发展,程朱理学兴起。(每点2分共6分) (3)不同:宗族管理具有民主性;规范化;分权色彩;与政治关系分离。 背景:政治近代化的推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或中华民国的成立);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思想的解放;现代媒体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认识:由等级森严,发展到具有民主色彩,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君统宗统的合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2)第一小问变化,材料一周代“既讲‘亲亲’,也讲‘尊尊’”,宗法血缘与国家政治高度融合;“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门阀士族及宗法性豪强同时崛起;宋明时期“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获得纵深发展。第二小问宋明以来宗族制度复兴的原因,材料一“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门阀制度走向衰落,以及结合所学知识,从小农经济的发展、理学强调社会伦理等方面分析。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曹氏宗族的管理体制也开始近代化,规定族众有参与宗族事务的重大权力”“实行任期制,由选举产生”中可以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第二小问可以结合“1918年”相关知识来分析得出答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由等级森严,发展到具有民主色彩,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宗法制的演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后期报刊上诸如《论中西历之所以不同》、《中西饮食异宜说》、《论中西民情不同》、《中西政情之别》一类的文章屡见不鲜。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比较的范围在逐渐扩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习俗、法律、思想、学术等各个领域。这些现象表明中国知识分子

A摒弃陈旧腐朽的儒家文化

B改变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

C提倡全面学习西方的文化

D顺应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查看答案

买办亦称“康白度”(葡comprador),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其性质既是外商的雇员,也是独立商人。下列关于买办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买办是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产生的特殊阶层

B买办是西方国家在军事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

C买办因其身份特殊,在政治、经济和法律上都是独立的

D买办阶层倡导和推动了洋务运动,催生了民族资本主义

 

查看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说:“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之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对这段言论评价错误的是

A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以及在华垄断

B客观分析了中西方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

C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

D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

 

查看答案

马克思在论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曾说:“我们不要像骑士般的英国报纸那样去斥责中国人可怕的残暴行为,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虽然你可以说,这个战争带有这个民族的一切傲慢的偏见、蠢笨的行动、饱学的愚昧和迂腐的蛮气,可是它终究是人民战争。而对于起义民族在人民战争中所采取的手段,不应当根据公认的正规作战方法或者任何别的抽象标准来衡量,而应当根据这个起义民族所已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衡量。”下列表述中不符合马克思观点的是

A明确否定了英国报纸对中国的歪曲

B认定中国进行的人民战争的正义性

C认为中国不应做无谓的抵抗和牺牲

D文明程度影响起义民族的抗争手段

 

查看答案

《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材料突出反映了

A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

B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