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社科院张海鹏教授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

中国社科院张海鹏教授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道路。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这里所指的过渡期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八、九十年代

C20世纪初的20年

D抗日战争时期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和19世纪八、九十年代属于“沉沦”时期。20世纪初的20年属于在“沉沦”与“上升”中间的一个过渡期。而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的抗战则属于“上升”时期。所以答案就是C.20世纪初的20年代。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诞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指出:“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经济法规和政策

A扭转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

B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的秩序

C激发了实业家投资的热情

D健全了中国的经济法律体系

 

查看答案

1929年中东路事件后,中苏关系开始紧张;“九·一八”事变以后,中苏关系又逐渐缓和,直到世界大战前期,苏联给中国政府的抗战提供了大量的援助;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签订;1945年初的《雅尔塔协定》中,苏联同意在对德战争结束以后三个月之内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以上中苏关系的变化表明:

A中苏关系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不可回避的外交问题

B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的历史渊源

C联的外交政策始终体现了其大国霸权主义色彩

D苏联对华友好关系完全从其自身利益出发

 

查看答案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这次会议中,孙中山实现了国民党的改组,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这表明:

A孙中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国民党要学习苏共的治党经验

C国共两党的革命目标趋于完全一致

D国民党着手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体制

 

查看答案

1903年8月清廷正式谕令设立商部。在职能上商部是“联络官商之情”的国家机构,担负着制定经济政策、领导发展国家工商实业的重任,随即制定了一系列商法、商律以规范商品市场、保护商人的合法利益等。这一举措

A目的是为了保护经济秩序的稳定

B表明资本主义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的经济形式

C说明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已开始改变

D表明传统的封建政府职能在发生转变

 

查看答案

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图1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神话气氛和浪漫主义色彩

B图2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

C图3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吸收了外来文明的特征

D图4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