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国难空前、剧变空...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在十九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国难空前、剧变空前之际,在旧学术迅速式微、新学术一切草创之际,一个涉猎如此广阔的法学学术领域——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学,并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除梁启超以外,并世无第二人。这些研究奠定了梁氏作为中国宪法学开山鼻祖的地位是毫无疑义的。

——摘编自范忠信《梁启超法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梁启超先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法学家。他反复强调:“立法之业”,是“立国之大本大原”“法治主义是今日救时唯一之主义。”在戊戌变法前后,他连续发表文章,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学说,主张立法应以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为目的。梁启超并不主张照搬法家的法治主义或儒家的人治主义,而是主张吸取两家的长处,把法治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梁启超主张中国改革法制,应该“采西人之意,行中国之法”,或“采西人之法,行中国之意”,走中法与西法相结合的道路,既要吸收西方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遗产。

——摘编自刘新《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梁启超重视法治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梁启超至今仍具现实意义的法治思想精华。

 

(1)原因: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西方民权思想的影响;梁启超超常政治意识等。 (2)精华:国家必须实行法治的思想;法治必须与民权相结合思想;法治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思想;中法与西法相结合思想。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判断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中“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国难空前、剧变空前之际。”以及“戊戌变法前后”的信息并结合所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梁启超个人思想意识角度回答。 (2)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判断的能力,依据材料二“主张立法应以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为目的。主张吸取两家的长处,把法治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走中法与西法相结合的道路,既要吸收西方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遗产”的信息归纳回答。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国近代思想探索·梁启超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雍正帝深知吏治败坏对清朝统治的危害性,大加整倾官场风气。雍正帝的经济改革,主要是实行耗羡归公、养廉银制度。耗羡是火耗与羡余的合称,是自明代就有的田赋附加税。雍正帝于二年下旨,决定实行耗羡提解政策,地方官不得私征滥派。养廉银,是给官吏的一种生活、办公的补助费,按官员品级大小确定数额,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以此使他们廉洁奉公,不再巧取豪夺。

——摘自李尚英《关于“康乾盛世”的历史分期问题》

材料二  新加坡最引人瞩目的文明发展成就之一,就是其对腐败的有效控制,在政府的廉洁有效方面长期高居世界前列。新加坡一个突出的制度是“高薪养廉”。必须指出的是,高薪养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目的在于大大提高腐败的成本和代价,通过将官员的贪腐行为直接同退休、医保等福利挂钩,官员的贪腐行为一旦确定,他不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其薪金福利等也会被立即取消。这样一来,沉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代价,有效地阻碍了贪腐行为。

——摘编自黄靖《中国向新加坡学什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雍正时期廉政建设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加坡廉政建设的进步性,谈谈对高薪养廉政策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国兴衰问题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开始讨论,我把大国的兴衰问题同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联系起来,在某一个阶段上,最能体现这个阶段特点的国家就是这个阶段所谓的大国,1500年前后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的时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大国”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西班牙、萄萄牙、荷兰:重商主义时期

二、英国和法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三、德国、日本:资本主义的变种

四、美国:当代资本主义的集大成

——摘编自钱乘旦《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大国”兴替》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实,探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大国”兴衰(说明:可探讨一个或多个“大国”兴衰,也可探讨一个或多个历史阶段;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这就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民党掌握了政府,它有几百万军队,可以调动全国资源和人力。正面抵抗日军的进攻,当然非它莫属。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竞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因此,对正面战场作战的军人,我们要肯定他们的功绩,高度评价他们的牺牲精神。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反过来也一样,只有敌后战场,没有正面战场,中国的抗战局面会更艰苦,付出的牺牲会更大。抗战坚持到胜利的把握也是不大的。

——摘编自张海鹏《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材料二:抗战初期,作为国家主力部队的国民党军队承担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任务,但难以抵御日军凶猛的进攻势头,日军很快占领了中国的大片国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挥师挺进敌军后方,使日军的“后方”变成了令其寝食不安的“前方”,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游击战,使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超过半数以上的日军及几乎全部的伪军被牵制于后方进行针对敌后抗日武装的所谓的‘治安战”。

——摘编自王终建朗《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缺一不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珊识,概括指出二战期间中国战场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两个战场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两个战场的不同。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

 

查看答案

1874年,巴黎一小撮举止落拓的年轻人举办了自己的画展,对“感官印象”的推崇和对外在的光色瞬间的捕捉,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美学世界。这一“美学世界”

A得到当时主流美术界认可

B表露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诞生出莫奈等美术界大师

D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无情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后,列宁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在走向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学会寻求对立面的和谐结合。这一思想在苏俄(苏联)的成功运用是

A建立起工兵苏维埃政府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开创了“计划经济模式”

D在全国推行新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