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l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

l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

A.全面仿行苏联斯大林体制              B. 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

C.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                D.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由材料可知,日本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建设,所以答案选C。斯大林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而材料讲的日本是既有国家的,也有民间的,所以排除A;材料并没有涉及经济滞涨问题,而这时候的日本却是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所以排除B;由材料不能得出日本建成了发达的福利国家,所以排除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日本经济的崛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29-1933年期间,美国有5500家银行倒闭,13万多家企业破产,对外贸易下降了70%,失业人数达到1700万。材料反映这场经济危机

A.爆发十分突然                            B.影响极其深远

C.破坏性非常强                            D.波及地域广阔

 

查看答案

1935年到1942年,美国“工程进展署”花费了130多亿美元,修建了以下工程。其目的在于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梁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个

24.万英里

 

A.实现国家干预经济                     B.建立福利制度

C.创造企业复兴条件                     D.缓解失业压力

 

查看答案

1982年初,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这是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英国BBC情景会话节目,一开播便红遍全国。导致这一时期全民学外语热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的实行                B.香港澳门的回归

C.经济特区的建立                D.广电事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顾维钧回忆他在20世纪初与梅兰芳交往时说到:“有人介绍我和梅兰芳初次见面时,他对我打千(介乎作揖和下跪之间的礼节),其实我不过是外交部的秘书。两年以后我们再次见面时,他向我鞠躬而未打千。以后他从国外演出归来,我们又见面了。从那以后,我们只是握手。”这些变化说明

A.平等意识逐渐增强                   B.近代风俗中西合璧

C.传统礼仪不复存在                   D.演员地位逐渐提高

 

查看答案

当今,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地方是

A.海南岛          B.深圳          C.上海浦东          D.广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