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

学者们评论某一时期的欧洲使用了“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欧洲时代的消失”“别了欧洲历史”等标题。据此判断欧洲的这一时期开始于(  )

A.20世纪30年代初           B.20世纪4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初          D.20世纪80年代末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欧洲时代的消失” 指的是二战后西欧国家德意战败,英法等国家虽然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是国家经济实力严重受损,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欧洲失去了世界中心和领导地位。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955年西欧六国召开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共同市场和逐步协调它们的社会政策……1967年7月六国正式成立欧洲共同体。)

材料二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56

34.88%

15.85%

4.26%

1973

27.08%

27.017%

18.023%

 

 

 

 

材料三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以上材料均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西欧六国走向联合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三指出: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要分析这种变化对政治格局的影响。

 

查看答案

二战后对两极格局构成冲击的因素包括(  )

欧洲的联合               ②日本的崛起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④中国的振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查看答案

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20世纪60年代由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建立的国际政治集团

B.其目的是为了谋求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发展

C.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起到了制约作用

 

查看答案

二战后日本经济很快发展起来,1956-1972年其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其原因不包括(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日本的民主化改革

C.政府重视科技和教育          D.利用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