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摘自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摘自《古希腊城邦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古希腊为什么要进行海外殖民活动?这种活动对希腊文明起到什么影响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应怎样正确看待亚欧文明的差异?

 

(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影响:①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繁荣的经济、文化。②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③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2)原因:①因为山地较多,土壤贫瘠;海洋阻隔、海岛众多;人口增长,对生存造成压力。②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的城邦布局。 影响:①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了东方先进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的独特文明。②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3)差异: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文明;人类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别;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容并处,促进其共同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中国和希腊的对比。 (1)主要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农耕文明的特性,封闭性,自给自足。 (2)结合材料分析,一是因为土地的贫瘠,二是相对有利的地理环境。 (3)一个最基本的观点是要尊重和理解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453年,由3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他们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查看答案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

A.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查看答案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 )

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

 

查看答案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这一观点主要强调(  )

A.城邦制下公民视城邦治理为己任

B城邦制是专制统治

C.古希腊只重政治而轻文化

D.城邦制度压抑人性

 

查看答案

下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  )

奴隶              ②妇女

③外邦人            ④儿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