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人们对世界政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政治和经济...

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认为,冷战时期人们对世界政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政治和经济意识形态来界定的,随若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这一模式强调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要作用,它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对这一新的模式理解正确的是

A.造成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失衡         B.强调了国家间联合的重要性

C.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D.强调了新的意识形态的冲突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强调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要作用,它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中可以体现出,作者认为当今的模式可以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文化的多元化,而没有反映出国际力量和国家的联合,故AB项错误;材料“随若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反映了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位学者提到:“这一时期是世界范围内旧力量的重组期和新力量的发展期,世界经济由西方主导的时代实际上已经终结。而东方逐渐走上全球舞台的前沿…… 恰恰是那些经常被指责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以及民主不发达的国家承担起了世界经济体系未来的重任。”他所提到的这一时期

A.两极格局形成              B.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D.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

 

查看答案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同时发表联合公报,公布建立外交关系。这两个东西方大国的建交,对二十世纪中期以后的世界进程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一外交史上的“核爆炸”事件

A.导致两极格局发生变化           B.冲击了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

C.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D.消除了两国间意识形态的分歧

 

查看答案

2015年1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四次会议大范围会谈时的讲话中提出:“ 扩大贸易规模、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是深化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中方愿意同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加强发展战略衔接,促进成员国间人员往来,深化各领域合作,让绵延2000度年的友谊薪火相传。”这表明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始终坚持奉行不结盟政策

 

查看答案

《百年中美潮》一书中说:……两国的正常关系中断了二十多年。在此期间,双方长达15 年(l955 一l970)的大使级会谈只是各说各话:中国想要解决台湾问题,被美国冻结的资产;美国劝中国放弃武力统一,加入限制武器的谈判。136次会谈只达成了一个协议,西方媒体称之为“聋子的对话”。下列对“聋子的对话”出现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        B.中美之间缺乏沟通的渠道

C.朝鲜战争台湾危机等的影响         D.冷战思想作祟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视角经过了70 年代浪漫化、80年代天使化、90年代妖魔化、21世纪的中国威胁化的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媒体报道直接影响美国对华政策

B.意识形态分歧决定中美关系发展

C.美国媒体充当了对华政策的喉舌

D.美国政府一直对华采取敌视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