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这就是著名的“脱亚入欧”论。其中“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是指 

A.蔑视亚洲邻国                          B.遏制亚洲邻国

C.侵略亚洲邻国                          D.渗透亚洲邻国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说明日本的战略是侵略亚洲邻国,故C项正确;其他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日本明治维新·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进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研究性学习时,在网上收集到一份资料(见图),该材料最能佐证

A.农民购买份地的价格指数快速飙升

B.改革前俄国农民运动的不断高涨

C.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D.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查看答案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②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毫无史料价值  ③话本还需结合其他史料印证 ④话本反映出部分百姓对募役法比较反感。

A.          B.            C.           D.

 

查看答案

《魏书》载: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材料反映了北魏实行均田制的目的是 

A.促进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B.促进鲜卑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C.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限制北方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查看答案

《左传》记载:公田之法,十足其一(征税方法);今又履其余亩(私田),复十取一。材料表明了春秋时期 

A.井田制彻底瓦解                         B.公田数越来越多

C.土地私有得到承认                       D.均田制不断推行

 

查看答案

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记录了一个政治家阿里斯提德被自己忠实信奉的“贝壳法”放逐的故事。一天,一位目不识丁的平民因为听烦了‘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就要求把阿里斯提德的名字写在贝壳上。这表明雅典

A.公民对政治家极度厌恶                   B.民主权利曾被公民滥用

C.公民法律意识普遍淡漠                   D.公民参政意识十分强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