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非有教导之官,长育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方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非有教导之官,长育人才之事也。唯太学有教导之官,而亦未尝严其选。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未尝在于学。学者亦漠然自以礼乐刑政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当知也。学者之所教,讲说章句而已。……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今悉使置之不教,而教之以课试之文章.使其耗精疲神,穷日之力以从事于此。及其任之以官也,则又悉使置之,而责之以天下国家之事。

——摘编自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材料二 古者,天子诸侯,自国至于乡党皆有学,博置教导之官而严其选。朝廷礼乐刑政之事皆在于学。士所观而习者,皆先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其材亦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

——王安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宋的学校教育存在的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并分析其意义。

 

(1)弊端:地方学校未设教导官员;太学对教导官员选择不严;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2)核心思想:实用主义(实用原则)。意义:有利于教育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变法的推行。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材料一中的“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非有教导之官”、“唯太学有教导之官,而亦未尝严英选”、“,学者之所教,讲说章句而已…”、“今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今悉使置之不教,而教之以课试之文章”,从中可以得出北宋学校教育的弊端是地方学校未设教导官员;太学对教导官员选择不严;教学内容缺乏实践,忽视实用。 (2)依据材料二中的“其材亦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可以看出王安石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实用主义。第二小问依据第一问中北宋教育的弊端,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王安石教育改革的意义是:有利于教育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变法的推行。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王安石变法·教育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于15世纪开始兴起的时候,中国封建社会的盛期已经过去,正进入它的末世。清朝取代明朝入主中原之际,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革命正在英伦三岛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自然西方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是迟到者西方的兴起也经历了大约三个世纪15~18世纪),并非一蹴而就。同样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摘编自何顺果著《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材料二 假如在普通的时代,这种秩序和持久性或许可看作是件幸事。但是,在这些世纪里(14世纪中叶~19世纪),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在这样一个时代,稳定成了可咒诅的东西,而非幸事。相对地说,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是静止的、落后的。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观念,尽管那时在西方被认为理所当然,但依然不合中国人的思想。变化只有局限在传统秩序的范围里,才是可接受的。在一个发生全球规模的革命性变化的时代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从1640年到1840年,在这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与之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辗转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15~18世纪西方兴起在各方面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未能突破“传统秩序”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代议制民主的产生和逐渐完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晚清一些官员注意探究西方的政治制度。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写道“泰西各国都城设有上、下议政院。上院以国之宗室、勋戚及各大员当之以其近于君也。下院以绅耆士商才优望重者充之以其迩于民也。凡有国事先令下院议定详达之上院上院议定奏闻国主。”

材料三 参与过百日维新的张荫桓说“欧墨各国均设议院而章程不同美之议绅议员均由民举不分上下也英之下议绅由民举而上议绅则由世爵然权归于下议院则政仍民主之也。”

材料四 (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知原《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明末清初时期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2材料二、三的说法哪一种更准确的反映了西方的议会制度说明理由。

3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4有人说西方的代议制优于中对国的政治制度请谈谈你对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示意图请你为该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是    

A.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变化之中

B.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C.二战后两极格局正在形成中

D.单极与多极力量呈现均衡态势

 

查看答案

上海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曾经从1978年的7.48降为1990年的4.19。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改革开放实际上不利于上海经济的发展

B.上海工业发达交通便利科技力量强

C.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和飞跃发展

D.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战略的正式实施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经济计划工作的杰作尤其是它在所有制形式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新型的国家所有制使“国家具有经济基础属性和组织经济生活的职能”。这表明此类措施的深远意义在于    

A.使国家开始具备经济管理职能

B.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剧变

C.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及观念的转型

D.实现了就业与消费的增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