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并深刻影...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并深刻影响着此后中国思想文化的百年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青年》创刊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以及各种各样的主义、思潮、学说等,都先后传入中国。……可以说,《新青年》的创刊既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青年》的创刊以及由此兴起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历史进程。……《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大贡献,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促进了多元思想格局的出现。

——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转型是与反省激活传统文化相联系的,并不是以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应当承认它对于儒学和传统文化的批判,开启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传统文化研究……在新文化运动中,不只是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所接受、认同,而且已经萌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思想端倪。新文化运动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如何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文化。而创造新文化的最终目标指向,不只是文化上的,更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关,是推动中华民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保守走向进步、从落后走向昌盛。

——卫平《走出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误区》

材料三 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利用西方现代文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深入到核心层面,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从而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中“破”的历史任务提供了可能性。……新文化运动构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由“破”到“立”的历史分界线,此后中国文化发展演进的主旋律则是要寻求中国文化的现代重建。

——翔海《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青年》创刊前后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转型的运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1)原因:民主共和制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转型的运动: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新文化运动通过反省激活了传统文化,如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学术殿堂等;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利用西方现代文化(民主、科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提供了可能。 评分要求: 第一等(9—7分):观点方面:理解准确,即提及四个方面。论证方面:有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按清晰的逻辑关系充分论证。表述方面:层次分明,详略得当。 第二等(6—4分):观点方面:理解基本准确。论证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合理论证。表述方面:有层次,详略欠当。 第三等(3—0)分:观点方面:不够准确。论证方面:未能或很少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缺乏逻辑关系。表述方面:缺乏层次,详略不当。 【解析】 试题分析:(1)原因,《新青年》创刊即1915年前后,结合所学,根据时代背景,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几个角度即可得出,民主共和制的建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论证,据材料一中得出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得出新文化运动通过反省激活了传统文化,如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学术殿堂等,据材料二“已经萌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思想端倪。新文化运动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如何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创造一种新文化”得出在中西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据材料三得出利用西方现代文化(民主、科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解构,为真正完成中国文化现代重建提供了可能。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说,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这些话包括: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③社会主义革命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⑤人民民主专政理论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

陈东升在《大国崛起的中国模式》中说:1979年以来,中国的发展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下列属于他所说的“天时”的是(     )

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扩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约翰·麦克李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的成败,判断标准是能不能因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个世界甚不相同。”该学者强调(     )

A.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必然

C.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该相互借鉴

 

查看答案

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查看答案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技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资产阶级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