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材料二描述了什么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1)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 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 即可得满分) (3)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一“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可以看出纺织业发达,“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可以看出苏州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强调从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的生活方式,注意结合《天仙配》的歌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可知是一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下这一生活方式的特点。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依据材料“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归纳其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屌丝、逆袭、淘宝、秒杀、吐槽、卖萌……”这些名词的出现,说明了

A. 信息时代言论自由                  B. 网络影响社会生活

D. 汉语词汇亟待规范                  D. 民主思想迅速扩展

 

查看答案

泰安纺织女工刘翠菊从1969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45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A. 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B. 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C. 记录者是普通百姓,史料详实

D. 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可信度高

 

查看答案

近代上海虽然拥有汽车的人数在慢慢攀升,但数量颇为有限,走路或骑自行车依然是大部分中国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人们都愿意住在出行方便的中心。可见这一时期的上海

A. 消费观念非常落后                       B. 是中国近代经济中心

C. 汽车制造业尚未出现                     D. 城市化发展受到制约

 

查看答案

《申报》是中国近代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它从1872年创刊,至1949年停刊,历时77年,记录了清末以来近80年间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1912年《申报》可能报道的新闻有

A. 市民互用“先生”“同志”的称谓

B. 电影《定军山》开拍的消息

C. 西餐开始传入中国

D. 陈独秀倡导文学革命

 

查看答案

清末,中国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中很多带有一个“洋”字,而在内陆乡村,农民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的需要。这说明当时

A. 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 社会生活新旧并存

C. 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                   D. 城市仍处封闭状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