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国家实力的变化,国际关系也随之变化。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国家实力的变化,国际关系也随之变化。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

材料二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辞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四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

(1)参照材料一中的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

(2)根据材料四回答,尼克松所说的“巨大的分歧”和“鸿沟”主要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越过“鸿沟”进行会谈的共同目的以及对国际形势产生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中提及“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该观点。

(4)材料四中基辛格说“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观点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

 

(1)最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盟,有助于冲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有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2)鸿沟: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目的:应对苏联的威胁。影响: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3)亚洲充满火药味是指在二战后亚洲爆发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欧洲的冷战则是指美苏双方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等来实现没有硝烟的对抗。(4)不矛盾。因为在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美国的实力在世界各国中占据优势,显然是超级大国;但从经济上说,当今世界出现了美.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力量中心。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解析】试题解析: (1)材料一中的图1“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条约”意味着苏联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盟,这在当时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包围.孤立.封锁背景下,有助于冲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图2“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指导中国工人”是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表现,这在刚建国之初,有力的加快工业发展速度,有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2)鸿沟: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冷战背景下的巨大鸿沟。目的:20世纪70年代中美越过“鸿沟”进行会谈的共同背景之一是都面临来自苏联的威胁,所以目的是应对苏联的威胁。影响:需要结合20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格局考虑,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3)这一题中的“真正意义上的冷战”需要结合所学回答冷战在欧洲的表现,应该考虑到经济.政治和军事等角度。“充满火药味”是指在二战后亚洲爆发了局部战争,结合所学知识把有关亚洲局部战争的史实回忆出来即可。 (4)需要结合材料来看,由材料中的“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和“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可知上述说法并不矛盾。因为在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看,美国的优势明显;而在经济发展上说,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形势下,美国只能算个大国而不是超级大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自古以来,城市就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早期城邦从村落发展而来,是若干村落联合的结果。村落的规模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早期城邦的规模。小邦寡民不仅仅是城邦的外部表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形成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它使公民的生活更趋稳定,使希腊人在与自然界的抗争中更具优势。……当然,城邦的小邦寡民性也决定了早期希腊社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规模,规定了它们的政治和军事体制模式,从而为形成特色鲜明的希腊文明奠定了基础。

----杨共乐《古代希腊城邦特征探析》

材料二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

材料三

材料四  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

——摘自《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材料五 英国的城镇化坚持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英国在城市化初期,由于人口和产业活动的迅速集聚而城市缺少必要的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致命疾病的流行。自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颁布的《住宅与规划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标志着规划成为重要的政府管理职能和引导城镇化进程的公开政策。同时,政府的公共政策在英国城镇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36年,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由伦敦政府购土地作为“绿化隔离带”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

——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材料二.三的城市建造分别体现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3)请阅读上表,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4)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以及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此问题谈谈你对中国城市化有何建议。

 

查看答案

我国近代某个工厂刚刚创办时“正厂初办,下走无状,不能得世界之信用”,“既不能昭布信义.集累亿之赀,又不能速取捷效.执谗谤之口,独立搘拄,呼助无人。” 以下是1840-1956年我国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图,符合该工厂形态的是(  

 

 

查看答案

1961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D.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查看答案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时说,“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这一国际组织是(  

A.B.

C.D.

 

 

查看答案

据某史学著作记载:“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   )

A.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B.柏林墙修筑

C.古巴导弹危机D.朝鲜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