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讲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讲师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练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代新军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中的“皆采西法”“操习新式枪炮”“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服役期3年”“后来又建立海军部”等关键信息,考生可提炼新军所具有的特点。 (2)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鉴于对外战争的惨败,决定按照新的战争理念和时代潮流,加速编练新式军队,并开始聘请洋人军事教官和大量引进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应当看到这些举措都是在向西方学习的具体体现,客观上有利于促进中国军事制度、操练方式以及武器等方面的近代化,与八旗兵相比,其战斗力无疑有了巨大的提升。结合所学知识,湖北新军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力量,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可见清政府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聊柳成荫,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新军最终为自己王朝的覆灭掘好了坟墓。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陆军改革·新军 【名师点睛】本题难度不大,关键就是能够对比分析问题,找到两者之间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将这些差别整合,概括出相应的结论即可。对于新军的影响,我们要充分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定好主基调,要肯定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其实所谓的新军多半是来自于洋务运动的成果,洋务运动发展了中国近代化的军队,尤其是海军。当时的中国海军被称为“亚洲第一舰队”,但是甲午战争失败之后,这种局面就不复存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界眼中的戊戌变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长时间来,关于戊戌变法是保守的观念,影响广泛而深巨。……近20年来,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化进程视角来看,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时下又流行一种意见,戊戌变法打断了洋务运动的进程,使中国丧失了一次走向近代化的机会,乃至指责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激进主义”的带头羊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问题:

(1)材料一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评价先后有哪几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用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研究者观点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强           B.改革了封建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查看答案

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有远见的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体制              B.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C.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废除武士制度,实行征兵制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查看答案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

A.16世纪前期在①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

B.19世纪初在②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C.19世纪中后期在③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20世纪前期在④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