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

材料二   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促使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

(2)材料一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二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

 

(1)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 (2)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赦免。天主教则主张靠教皇和圣礼等繁琐的宗教仪式才能升入天堂,即“因行称义”。 (3)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后,于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原则。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当中“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可见,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是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 (2)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因信称义的学说,主张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而天主教的主张则相反,他们主张“因行称义”:信徒们只有遵守教会制订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制度,才能获得灵魂的解脱。人是否得救,主要看这个人做了什么,比如是否把自己的钱财捐。献给了教会,是否购买了赎罪券,是否参加了烦琐的宗教仪式等等,看的是外在性的表现。教会在人是否得救中处于核心地位。 (3)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以后,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最后于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原则。 考点:宗教改革的原因、宗教改革的内容与宗教宽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主教神甫威廉·廷得尔因希望英国教徒可以自由阅读《圣经》而将其翻译成英文,结果于1524年被控有异端嫌疑,被迫流亡。由此可知,他

A.维护教皇权威        B.主张圣像崇拜

C.倡导信仰自由         D.支持宗教改革

 

查看答案

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北宋中期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局面

B.“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C.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查看答案

“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足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体现的是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作用如何?

A. 用汉姓             B. 说汉话

C. 穿汉服            D. 与汉族通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