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足革;三十以下,...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足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体现的是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作用如何?

A. 用汉姓             B. 说汉话

C. 穿汉服            D. 与汉族通婚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提取信息能力。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断北语,一从正音”可知,其反映了北魏孝文帝主张年轻朝臣废弃鲜卑语,学习汉语,说汉话,否则“当加降黜”,即降罪罢黜。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名师点睛】北魏孝文帝改革: 为了解决由于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以及引发人民的反抗起义,北魏孝文帝进行了两次改革,第一次是484-486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第二次是在494年迁都洛阳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往往通过限制、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 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 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二: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 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措施上的主要不同点。并分别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

 

查看答案

观察下图,从图中获得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A.商鞅为实现变法敢于同旧贵族展开斗争

B.商鞅变法主张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C.商鞅变法在秦国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D.商鞅变法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查看答案

《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文中所说的“本”,表现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是

A.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B.废分封,行县制

C.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D.奖励耕织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梭伦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②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贫民参与国家管理和选举结果的公正性

④赋予了平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1983年版)

材料二:(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994年版)

(1)上述两个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

(2)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