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主力会战是指双方主力之间的斗争,是为了获得一次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主力会战是指双方主力之间的斗争,是为了获得一次真正的胜利而进行的倾注全力的斗争。战争的实质是斗争,而主力会战恰恰又是双方主力之间的斗争,所以主力会战必须永远被看作是战争的真正重心。总而言之,主力会战最明显的特点在于,相对其他战斗而言,它的独立性最大。正因为主力会战具有较大的独立性,所以它的胜负取决于它本身,换言之,只要有一线胜利的希望,就必须在主力会战中倾尽全力争取胜利。在现代会战中,谁先耗尽对方的兵力就说明谁获胜了,所以与其它任何战斗相比,谁会在主力会战中放弃战斗,取决于双方所剩余的预备军的兵力情况,因为这种预备军的全部精神力量还保存着。现代会战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生力军来补救会战过程中一切不幸与损失,因为,现代战斗队形的编组和部署,使预备队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任何时间下都能使用。只要还有占据优势的预备队,一个看来就要遭到不利结局的统帅,是不会放弃会战的。

——根据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主力会战名称及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从败到胜的原因。

 

(1)名称及理由: 斯大林格勒战役。终结了德军的攻势,苏军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阿拉曼战役。结果是德意军队折损过半,全线西撤。英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中途岛海战。结果日本舰队损失惨重,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每点2分,共6分。若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6分。) (2)原因(9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 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世界各国人民在物质上和道义上的支援。 国共两党战术的正确: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会战同敌后战场的人民战争相互配合。(每点3分,共9分。若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9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结合二战在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北非战场的转折性战役及其历史意义,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主力会战名称及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概括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从败到胜的原因。国内方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抗战;国共两党战术正确,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会战同敌后战场的人民战争相互配合。国际方面,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与配合。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主力会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张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民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

(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站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第十一条 (一)兹特声明: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第十二条 (一)联盟会员国约定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

材料二   第二十四条 (一)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

第三十三条 (一)任何争端之当事国,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应尽先以谈判、调查、调停、和解、公断、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之利用,或各该国自行选择之其他和平方法,求得解决。

第四十一条 安全理事会得决定所应采武力以外之办法,以实施其决议,并得促请联合国会员国执行此项办法。此项办法得包括经济关系、铁路、海运、航空、邮、电、无线电及其他交通工具之局部或全部停止,以及外交关系之断绝。

第四十二条 安全理事会如认第四十一条所规定之办法为不足或已经证明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此项行动得包括联合国会员国之空海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

——《联合国宪章》1945年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联盟约》和《联合国宪章》在维护世界和平机制方面的不同点。

 

查看答案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20年苏俄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开始寻求与英法等国的平等对话与合作,但未取得成果。1922年4月,苏俄与德国签署了《拉巴洛条约》,该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和个人完全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德国放弃对它在俄国的国有和私有财产被苏俄政府收归国有而产生的赔偿要求;立即恢复两国的领事和外交关系;两国按平等互利和最惠国原则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

——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凡尔赛和约》相比,《拉巴洛条约》性质上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巴洛条约》对凡尔赛体系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

 

查看答案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A.电影成为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B.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C.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D.电影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