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手工业发展              B.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C.大一统局面形成              D.科举制度全面实施

 

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大运河的开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由此可知符合“主要原因”的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交通便利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只是提供了条件而已,故B项错误;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于秦汉时期,故C项错误;科举制度的全面实施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隋唐商品经济的发展 【名师点晴】中国古代商业城市的发展特点: ①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 ②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 ③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 ④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 ⑤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 ⑥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朝时,州郡察举士子,试见之日须着绛公服(品级较低的官服),象征他们已经具备 入官的资格。唐朝时规定:“应试之士子,不得假以公服”,士子一般都着白色麻布袍衫,及第者故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的称呼。这反映出唐代

A.纺织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B.只重衣冠不重人品的官场陋习依旧

C.士子的仕途前景更为黯淡 

D.人才选拔制度与观念发生重大变化

 

查看答案

东汉时期,田庄经济规模庞大,占有大片土地、山林川泽,种植粮食、经济作物,经营手工、渔牧业;田庄拥有大量依附农民,向庄主交租、服徭役;田庄还拥有私人武装。据此能够得出东汉田庄经济的影响是

A.古代官营手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古代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重要表现

C.古代国家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D.古代封建经济发展的倒退,威胁统一

 

查看答案

西汉初期各郡国举孝廉的人数相同。东汉和帝进行改革,有20万人的郡县每年举孝廉1人,不足20万人的每两年举孝廉1人,不足10万人的每三年举孝廉1人。这反映和帝时的察举制(  )

A.限制了王国势力    B.增加了选拔人数

C.体现了差别平等    D.削弱了世家特权

 

查看答案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

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

A.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B.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C.礼法并用,君舟民水    D.礼乐文明、仁人志士

 

查看答案

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C.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D.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