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远超整个欧洲地区,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

明中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远超整个欧洲地区,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依据材料的内容可知,中国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虽然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但却没有“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即推动中国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是工商业的发展受到“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影响。分析选项,故C正确;A项中白银的大量外流与题干中“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向中国”相矛盾,排除A ; B表述过于绝对化;D明显属于外在的原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    

A.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

C.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

 

查看答案

徐峰在《试论近代江南市镇的城市化》中认为:“湖州府所辖的乌青镇,明朝时除了四条主干大街外,另有街巷58条。镇中工商业(蚕丝、冶炼、编织、磨坊、染坊、造船、杂货等产业)发达。清末,乌青镇街巷规模有了明显扩大,新增加了8条主干大道,街巷增加了47条。”促进这一时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市民阶层的壮大

C.自然经济的瓦解                   D.商品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宋代的商业活动范围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专著,其最为合适的书名应该是( 

A.《长安城的落日》              B.《汴河两岸》 

C.《坊墙倒塌以后》               D.《盛世的辉煌》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查看答案

唐朝最高年铸币量为唐玄宗时期的32万7千贯。宋朝最高年铸币量是唐玄宗时期的20倍。这说明(   

A.唐代商业发展十分落后           B.宋代商业发展高于唐代

C.宋代冶炼水平大大提高         D.宋代完全放弃重农抑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