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1950—1985年中国城镇人口变化》图,对其信息的解读符合事实的是( )...

阅读《1950—1985年中国城镇人口变化》图,对其信息的解读符合事实的是(    

A~B点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

C点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E-F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

A.       B.       C.      D.

 

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正确,A—B点是新中国的成立到大跃进之前,社会稳定,人口增长较快;②项错误,当时经历了三年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左倾错误的影响,国民经济进入困难时期;③项错误,虽然国民经济困难,但是并未发生动乱;④项正确,文革后期,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好转,人口增加。因此①④正确,故选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及其原因 【名师点睛】解答图表型历史选择题:第一,审清设问,明确要求。设问是试题的命题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因此,做题时要带着设问观察图表,增强审题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第二,读全图表,把握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这包括图表的标题、图表的内容尤其是图表中的文字,还有图注。最大可能地从图表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第三,排除干扰,科学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与图表的关系、题干与选项的关系、选项与选项的关系,注意肯定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图表信息与课本知识相结合,尽量排除干扰项和无效信息做出科学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期《人民日报》的社论赞扬“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称其“像初升的太阳”, 一种“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组织。这一组织(    

A.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B.极大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C.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根本性变革农村的生产关系

 

查看答案

阅读《1921—1936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相对比重》表,其数据的变化说明(    

类别

1921年的占比(%)

1936年的占比(%)

年平均增长率(%)

轻工业

44.1

30.7

5.46

重工业

54.6

62.9

9.94

A.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

B.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

C.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D.民族工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查看答案

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新一轮的实业投资热,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浪潮都    

A.动摇了专制王朝的统治                    B.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

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                    D.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查看答案

分析下表《1840年前与1865年、1894年中国生丝销量(单位:万包)》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总销售量(万包)

出口量

出口占总量%

内销量

内销占总量%

1840年前

6.4

0.9

(14.06%)

5.5

(85.94%)

1865年

10.1

4.2

(41.58%)

5.7

(56.43%)

1894年

16.02

8.23

(51.94%)

7.7

(48.06%)

 

 

 

 

 

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品

B.中国在外贸中逐渐处于出超地位

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D.中国生丝业发展仍然非常缓慢

 

查看答案

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1914年又“克莱顿反托拉斯法”进行修订,旨在针对地方上的价格歧视,更进一步打击贸易限制。这样做是为了(    

A.维护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B.保障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C.防止企业之间恶性竞争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