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一: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

材料一: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材料二:1971年尼克松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对这两段互相矛盾的材料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

A.反映了美国外交原则将革命性转变

B.证实了新中国加入联合国的必然性

C.见证了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建交

D.预示了中美关系将有革命性的突破

 

D 【解析】 试题分析: 题干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反对到不反对的态度转变,国家对外政策的制度依据是国家利益,因此,分析与理解这种变化,应结合从中国、美国和世界政治形势来分析,结合所学,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D项正确。一国外交是以国家利益为转移,排除A;美国一直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排除B;中美建交是1979年,排除C。故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外交关系的突破·中美关系的突破 【名师点睛】本题以美国的对华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恢复为切入点,考查了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背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变化,不能说明的是(    )

 

1953年

1979年

1995年

2009年

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与城镇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

8:1

8:1

4:1

1:1

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

13.26%

18.96%

29.04%

46.6%

A.农村与城镇代表比例趋向平衡

B.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加快

C.城市和农村人口数量趋于接近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逐步的普及

 

查看答案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符合材料中两种“爱国主义”定义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B.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和维新变法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胜利后,出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有利契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B.结束了外来侵略威胁,消除了战乱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破坏

C.各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有利于推进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D.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准备了条件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查看答案

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褭、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题算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

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