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过一百多年的工业化探索与奋斗,中国逐渐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舞台。请结合所学知识...

经过一百多年的工业化探索与奋斗,中国逐渐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舞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民国初期,中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推动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担负起工业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为此,党和政府在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分别有何积极意义?

(3)1984年,为了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进一步提速。为此,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哪两项重大举措?

(4)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指的是什么?

 

(1)因素: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等 (2)改造生产力: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任答1点,2分)意义:为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任答1点,2分) 改造生产关系:三大改造。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开放: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4)含义: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试题分析:(1)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春天指的是一战期间,原因根据所学回答即可:①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②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③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④一战,列强忙于欧洲战争,放松了侵略和商品输出,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契机。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⑥实业救国思潮。 (2)改造生产力即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从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改造生产关系即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3)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并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外开放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相结合的新格局。 (4)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黄金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 【名师点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一组图片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的美国社会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请回答:

(1)图二和图三反映当时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指出这一事件产生的社会原因有哪些?这一事件的实质又是什么?

(2)这一重大事件有什么特点?

(3)为应对这一事件,美国政府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从中看出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从图片1到图片3所述案件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查看答案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18——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21.0

27.5

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三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这说明(    

A.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B.农业生产比例上升

C.产业结构出现新变化  D.工业生产比例上升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面对经济“滞胀”现象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股票分散化

B.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查看答案

对凯恩斯主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承认资本主义存在着消费不足的弊端

B.成为二战后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C.它能够消除经济危机

D.它有力地推动凯恩斯主义的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