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叶适(1150—1223年),浙...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叶适(1150—1223年),浙江温州永嘉人,世称水心先生,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学术之会,总为朱(熹)、陆(九渊)二派,而水心龂龂(争辩)其间,遂称鼎足”。叶适批评朱、陆等人“专以心性为宗主”,耳目之官废而不用,其结果只能是“舍实事而希影象,弃有用而为无益?此与孟子所谓‘毁瓦画墁’何异,盖学者之大患也。”叶适曾任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礼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等官职,对现实情况了解得较为深切。著述甚多,对当时的政治、军事、法律、财政、金融、民事等各方面的问题,都有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崇义以养利”,“不抑天下之道”,“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

——摘编自郑师渠总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叶适上述主张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叶适学术地位很快衰落下去的原因。

 

(1)背景:民族矛盾突出,政治震荡;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社会经济发展;学术氛围相对宽松,思想活跃;人文精神萌发;从政经历丰富,对现实情况认识较深刻;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经世观念;理学思想不利于政权壮大。(任意答5点得10分) (2)原因:最高统治者确立理学独尊地位;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官方指定教科书(或理学家及其信徒把持官场要职);叶适思想与理学相对,不被最高统治者重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叶适(1150—1223年),浙江温州永嘉人,世称水心先生,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得出叶适生活于南宋,南宋所有的时代背景可以从政治经济、精神角度回答;根据材料“叶适曾任兵部侍郎、工部侍郎、礼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等官职,对现实情况了解得较为深切”得出从政经历丰富,对现实情况认识较深刻;根据材料“叶适批评朱、陆等人“专以心性为宗主”,耳目之官废而不用,其结果只能是“舍实事而希影象,弃有用而为无益?此与孟子所谓‘毁瓦画墁’何异,盖学者之大患也。”得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经世观念理学思想不利于政权壮大。 (2)元朝时期,奉程朱理学为官方思想和科举考试的指定书目并再度加强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控制,永嘉之学因不被统治者重视兼受理学士子的打压而迅速走向衰落。据此即可分析叶适学术地位很快衰落下去的原因。 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叶适·评价 【名师点睛】历史人物的功过评价是这一个选修题目的一个重点考点,我们主要是采用价值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进行评价。具体来说,价值分析法就是以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促进社会进步作为评价标准,促进了则肯定,阻碍了则否定。辩证分析法,是指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正确分析历史人物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历史人物活动的局部影响(利益)和全局影响(利益)之间的关系。阶级分析法,是指对历史人物阶级属性的分析,是站在历史人物的阶级立场来对其进行评价的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种者己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以也有很人程度提高.但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

A.各国税制的改革                 B.土地买卖的加剧

C.铁犁牛耕的推广                 D.井田制度的瓦解

 

查看答案

2013年7月10日人民网:“5000年中华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C.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查看答案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宋代成都“席帽行范氏,自先世贫而未仕则卖白龙丸,一日得官,止不复卖;城北郭氏卖豉亦然,皆不肯为市井商贾或举货营利之事”。这种现象

A.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B.有利于商人地位的提高

C.打破了坊市的限制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重视农业生产                   B.承认商业的重要性

C.继承重农抑商思想               D.提出农商并重思想

 

查看答案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旨其末也”,下列观点与此观点相近的是

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抑末”

B.“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