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他朝,对...

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他朝,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缠身的政府官员来说,是不可思议的。这与宋代实行官、职、差遭分离政策,“吏强官弱”“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等有关。上述现象(  

A.体现了宋代重文轻武治国传统   

B.反映了宋代官僚制度发生变化

C.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

D.说明了理学深刻影响宋代科举

 

B 【解析】 试题分析:北宋加强皇权的措施之一即是实行官职名称与实际职务相分离的差遣制度。“官”名只表官位、秩级和俸禄的高低;一些文官带有的学士、直馆等头衔被称为“职”,都是虚衔。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称为“差遣”,也称“职事官”,即材料中的“吏”。这就形成了“吏强官弱”这一普遍现象,所谓“士大夫政治,吏人社会”。材料反映出宋代官僚制度的变化,故选B。“重文轻武”材料不能体现,排除A项;北宋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从而结束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局面,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理学对科举制的影响,排除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制规定,御史台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御史台官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如宋神宗时御史唐垌,曾面弹王安石,且胡说一通,但神宗却不加责怪。由此可知  

A.宋神佘的出发点是维护君权统治

B.唐垌的弹勃有效防止了官员贪污

C.王安石刚愎自用导致了谏官弹劫 

D.监察官职责是帝王的耳目和工

 

查看答案

“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 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上述局面的出现  

A.反映出汉代郡国并行制的弊端   

B.是唐代藩镇势力扩大的必然结果

C.是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促使元朝政府大力推行行省制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说过,政之清浊,犹如江河,关键在其源头:他规定皇帝的诏书,必须通过中书门下审查并盖上红印,才可以下发。这反映了唐太宗  

A.认为限制皇权具有必要性       

B.重视唐代民主政治建设

C.意识到顶层制度的建设事关全局

D.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A.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C.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     D.选官制度仍注重德才并举

 

查看答案

西汉初,列侯封地称国,大者数万户、小者五百户。侯国置国相如县令,受命于所在郡守。列侯居京师则主爵中尉领之,就国则郡太守时时巡察之,这反映了  

A.汉初与周分封制一脉相承     B.封国制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C.西汉的监察制度日益强化     D.郡国并行且以郡县制为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