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

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认识正确的是    

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

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

C.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矛盾

D.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D 【解析】 试题分析:两次国共合作一再证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是“合则两利、分则不利”;第一次合作不是在“生死存亡关头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的”,第二次合作实现了抗日的目标,两党也不是只能通过武力才能解决矛盾的,故排除ABC。故答案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两党关系 【名师点睛】总结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期 时间 标志 统一战线 影响 原因 第一次合作 北伐战争 1924-1927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革命统一战线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第一次分裂 土地革命 1927-193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大革命的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带来可乘之机 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 第二次合作 抗日战争 1937-1945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次分裂 解放战争 1946-1949 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   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大业 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 胡锦涛与连战会谈,两岸关系不断发展; 经济文化交往密切;实现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启示 和则中华民族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以下运动最符合题意的是    

A.维新变法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

 

查看答案

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学生探讨“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观点下列可以支持其观点的有列强的侵略    

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由以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以经济侵略为主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某学者在论述中国近代某一条约的影响时曾写到“获得了西方列强所攫取的所有条约特权并增加了新的特权。……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这一条约应该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望厦条约》

 

查看答案

“列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对象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推翻帝国主义的纲领国民党将帝国主义写进新三民主义。”材料说明    

A.近代中国各革命阶级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

B.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不断完善的

C.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族革命的开端

D.近代中国革命中的民族主义具有继承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