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需要提高对“现代化”概念的综合性的理解。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需要提高对“现代化”概念的综合性的理解。已经为人们很熟悉的“现代化包括器物、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这句话,在很多学者那里,“器物”被解释为经济,“制度”被解释为政治,“观念”被解释为文化,于是现代化就被解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现代化。“层面”被“方面”取代,物质(器物)的内容与制度的、观念的内容被割裂开来,“经济现代化”被突出地强调……而从综合思维的角度看,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着不同的层面。比如: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等方面,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领域)都包含着物质(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

——尹保云《经济现代化的三个标准》

材料二 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材料三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材料四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

1材料一关于现代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以辛亥革命为例说明上述观点。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转变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导致的直接结果,这一结果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国民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

 

(1)主要观点:现代化的每个方面都包含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辛亥革命影响:器物层面,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度层面,建立了中华民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文化层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转变:从对立、攻击到决定实行国共合作(党内合作)。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强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愿意同共产党合作;打倒列强及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3)直接结果:国共合作实现(或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积极影响: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发展: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的诞生及国民革命。(1)从材料“已经为人们很熟悉的“现代化包括器物、制度与观念三个层面”这句话,在很多学者那里“器物”被解释为经济,“制度”被解释为政治,“观念”被解释为文化,于是现代化就被解释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现代化。”等信息进行分析。 (2)第一问结合材料二中的“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材料三中的“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回答。第二问要抓住材料三中的中共对国民党和无产阶级的认识及共产国际的作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度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际上考查国共合作及国民革命的影响,回忆所学知识,从国民大革命的成果、作用等方面回答其影响。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可从共产党对革命武装和革命的领导权方面的认识等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国民革命的失败,共产党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材料四可以得出共产党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官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二 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科举之善良,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直至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的“趋势”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当时挑选“全国优秀青年”的标准是什么?

2)据材料二,魏晋时期的中央政府是如何选拔官吏的?据材料二分析该选官制度实行的原因。

(3)相对于材料二,材料三中选官制度有何特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有何特点

 

查看答案

2015年7月10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坚持“上海精神”打造本地区命运共同体。要继续以“上海精神”为指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多边主义和开放主义相互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争端以共赢理念促进发展繁荣。这表明中国    

A.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C.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查看答案

近年来台湾的一些入主张借国际法意义上的“民族自决原则”组织台湾岛上的居民进行所谓“统独公投”以决定台湾的前途。国际法专家认为“国际法上的民族自决是指一切处于外国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外国奴役下的民族具有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政治地位和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应该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据此可见上述材料中“台湾的一些人”的主张    

A.严重挑衅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B.符合国际法中“民族自决原则”

C.基于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原则 

D.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应遵循国际法

 

查看答案

我国现行宪法历经次修订。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的条款。1993年宪法修正案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地位。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反映出我国    

①思想解放不断深入②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④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    

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