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5月,梁启超说:“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

1912年5月,梁启超说:“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这表明

A.中国应首先实行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政治在中国行不通

C.中国在实行何种政体方面存在分歧    

   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表明民国初年梁启超的思想由主张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表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故D项正确,AC项错误,B项与材料相反。所以本题选D。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名师点睛】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出现的原因: (1)特点: ①把西学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融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②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 (2)原因: 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表现在文化上,康有为借助古代文化形式来表达他的思想。 ②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他们的思想是从西方引进来的,然后把外国的东西加以民族化,并非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西学在我国的传播水平低,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④康有为本人是一位今文经学大师,对儒学有很深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他更知儒学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采用儒家外衣的方式更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所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上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主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途               B.清廷存在合理性丧失

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前进到一定阶段后,解决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的两大问题就愈发成为打开中国近代化前进通道的首要的,第一位的问题。”下列史实中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查看答案

清朝制定了详密的文书制度,皇帝下达的文书有制、诏、诰、敕、谕等;臣工上奏的文书有题本、奏本、奏折、表文、笺文等;各衙门间则用咨呈、咨文、札文、呈文等。这些规定

A.确保了清朝政会畅通、高效行政         B.划分了严格的尊卑等级秩序

C.说明清朝开创了古代文书制度           D.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查看答案

《马可波罗行纪》记述,元朝时期“所有的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查看答案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尽力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大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大部制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