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闵采尔(1489- 1525)曾是路德的拥护者,在同矿工、农民密切接触过程中逐渐...

闵采尔(1489- 1525)曾是路德的拥护者,在同矿工、农民密切接触过程中逐渐形成其新的宗教观:强调信仰的源泉是“人内心的灵光”,否认圣经是唯一无误的启示,主张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则产的社会。这种理想最终没有实现,主一要是因为其

A.摒弃宗教信仰导致社会危机        B.迥于路德而遭下层民众反对

C.观点激进而缺乏实施的条件        D.倡导“因信称义”而遭镇压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欧洲宗教改革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内容“否认圣经是唯一无误的启示”、“主张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的社会”可知闵采尔的主张过于激进,不符合当时欧洲宗教信仰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最终导致失败,所以选C。A反映了一个方面,以偏概全;B无法体现;D为马丁·路德的主要内容。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中国由于没有经历过欧洲历史上那样长时间、大规模的习俗改革运动,因此直至今日依赖思想、享乐主义、投机心理仍严重存在,日常生活中赌博打牌、大吃大喝、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比比皆是。材料中所说的“习俗改革运动”是指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某时期,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中… 课程强调学习古典艺术和体育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该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

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查看答案

古希腊某位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查看答案

1953 年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会议指出:“教育是文教工作中的重点,而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必须研究解决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大力整顿中等技术学校,并吸收大量工人进入学校。”这一会议

A.确立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日标        B.顺应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要求

C.决定重点促进中学教学的发展         D.提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49 一2000 年我国公民受教育程度的变化表。其中(成人)文盲率变化最大时期出现的原因是

年份

1949

1964

1982

1990

1995

2000

文盲人口总数(亿)

3.2

2.33

2.3

1.82

1.45

0.83

文盲率(% )

80

52.4

34.49

22.22

16.5

9.08

A.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        B.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冲击

C.政府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D.新时期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