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这说明

A.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

B.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

C.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

D.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文化的交流。依据材料“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可知,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是自然地和以需要为基础的,但是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是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转型与嬗变”。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A项表述片面化;B项是对材料的误解;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西学东渐•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末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品经济繁荣             B.市民文化流行

C.印刷工艺提高            D.思想控制削弱

 

查看答案

秦汉时,九卿分管宗庙礼仪、皇室费用等,其中很多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家事。唐代的六部管的都是国家事务,将皇帝的私事、家事与国家政事分开。这说明

A.“家国同构”被彻底颠覆          B.皇帝的权力空前强化

C.家天下逐渐向公天下过渡         D.古代政治制度渐趋完善

 

查看答案

殷商甲骨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  雨?”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卜辞可被视为原始形态的农事诗

B.说明古代人们对自然的依赖性强

C.卜辞反映出古代生产力低下

D.卜辞中文字与现代汉字非常接近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作为中国海军集大成者北洋水师的缔造者,李鸿章力主创办近代化海军海防事业,源于他对时局的基本评估。在1874年的海防大讨论中,李鸿章指出:“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虽然看到了中国当时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险恶局面,但他对于国防战略的基本主张却是陆主海从。他认为:“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中国即不为穷兵海外之计,但期战守可恃,藩篱可固,亦必有铁甲船数只游弋大洋,始足以遮护南北各口,而建威销萌,为国家立不拔之基。”但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国海军海防战略思想中所亟缺的,正是以舰队决战的方式争夺海权的核心要素。

——摘编自许华《缺失海权魂魄的舰队如何走向失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李鸿章海防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李鸿章海防思想。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942年开始,美国汽车、飞机等凡是与军工扯得上边的企业,都在为军工生产让道。美国制造的飞机、舰艇、坦克、火炮,源源不断地流向各大战场,孤悬两大洋之间的金元帝国,迅速转化为令人恐怖的“军工厂”,成为法西斯轴心国的噩梦。1942年美国的坦克生产为26000多辆,超过了苏联,更大大超过了德国。1941至1945年间,美国总共下水航母131艘(包括护航航母)、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或护卫舰800多艘。作为轴心国海军强国的日本,同期仅仅造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整个二战期间,日本、德国、苏联生产的飞机分别为7万架、近10万架和10多万架,而美国:生产飞机则多达20多万架。在太平洋岛屿上,铺天盖地的航空炸弹和舰炮轰击,让无数彪悍勇猛的日军眼睁睁地“玉碎”,而他们的步枪和刺刀甚至根本够不到敌军

——摘编自杨益《淹死德日的钢铁洪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战时军工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战时军工生产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