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共中央“75号文件”指出,在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可以包产到户。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据此判断当时(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展开
B.中央经济政策难以落实到地方
C.经济改革仍然面临着较大阻力
D.突破了“姓社姓资”思想束缚
国民党参谋本部1937年3月定稿的《民国二十六年度国防作战计划》中,曾明文规定:“作战时间,应有专门机关指导民众,组织义勇军并别动队,采游击战术,以牵制敌军,并扰乱其后方”。这反映了国民党当时( )
A.集中力量围剿中共红军势力B.单纯依赖政府正规军作战
C.应对全面抗战作出战略调整D.对开展敌后游击战有所关注
以下为1893-1930年出口原料按经济类别分类比重(百分比),从表中可以看出( )
A.传统工矿业不断萎缩
B.近代工矿业基础薄弱
C.中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上升
D.世界经济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中国原料出口
清政府于1909年和1910年分别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乡地方自治章程》等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的权限,可以行使一定程度上的立法权和行政权。这反映了( )
A.专制皇权体制走向崩溃B.对地方制度改革的尝试
C.地方实力派的离心倾向D.地方自治改革成效显著
(在元朝统治期间)推翻蒙古统治的,只有民变而没有政变和兵变,反映了蒙古帝国的( )
A.民族矛盾特别突出B.中央集权的有效
C.行省制度行之有效D.君主专制的弱化
宋代欧阳修诗句“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描绘了当时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这反映了当时( )
A.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意识
C.政府鼓励人们扩大消费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